夜读丨你若爱,生活处处皆可爱

来源:杭州发布 时间:2023-05-13 04:57:29

大运河从杭州北上流经嘉兴桐乡时,在一个小镇边上拐了个弯。

据说,这是春秋时吴越分疆之地。越国曾在此筑了一道石门,作为与吴国交往的隘口,小镇叫石门湾。

1898年11月9日,丰子恺就出生在这里。


【资料图】

天资聪颖的丰子恺,17岁入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。

彼时省立第一师范学校,李叔同正在这里教音乐和美术,文学家夏丏尊做的是舍监。

22岁,毕业、完婚,丰子恺变卖家产去东京学画。

丰子恺回国后,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。画的种类是软笔画、简笔漫画,构图方式是西式的,意境是传统的中国文化。

弘一法师来丰家小住时,为寓所“缘缘堂”书写匾额。后来,丰子恺迁到哪里,就把这块匾额挂到哪里,哪里也就成了“缘缘堂”。最终匾额挂在了老家桐乡石门湾的院门上。

丰子恺的散文随笔集结成书,名为《缘缘堂随笔》。

丰子恺认为,大人所谓的“沉默”“含蓄”“深刻”的美德,相比孩子,全是不自然的、病态的、虚假的

当发现大女儿在十四岁时变得懂事听话,把巧克力均分给弟弟妹妹时。他不是像一般的家长觉得欣慰,而是叹息。

“你开始忍耐自己的欲望,谋他人的幸福了。”他在《送阿宝出黄金时代》写道,孩子的纯洁、真诚这个品质,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,是没有遭受过成人世界浸染的、没被生活糟蹋过的宝石。

丰子恺教孩子算术,只是把基本道理说一遍,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想,自己去研究,自己去做练习。为了加强孩子们的古典文学修养,他教得最多的是古诗词,并以方言吟唱的方式去记忆。

他说:教养孩子的方法很简单,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。

幸福的人,一生被童年治愈;不幸的人,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
丰子恺认为,生活不过三层楼。一层是物质生活,二层是精神生活,三是灵魂生活

住在第一层的人们,满眼只看到锦衣玉食,荣华富贵,孝子慈孙。

爬上二层楼的人们,不再满足于一楼的富贵浮云,开始欣赏文学艺术之美。

看过了一层二层的风景仍不满足的,就再走楼梯,爬上三层楼去。他们追问生命的意义、宇宙的真相,探求人生的究竟。

1937年抗战爆发,丰子恺携全家老小十余人开始逃难。他们从“缘缘堂”出发,经杭州、桐庐、兰溪、衢州、常山、上饶、南昌、新喻、萍乡、湘潭、长沙、汉口、桂林等地,一路辗转,于1947年回到故乡。

面对逃难途中颠沛流离的生活,丰子恺先生的文字和漫画,更多流露的是苦难中的点滴趣味。

丰子恺先生说:你若爱,生活处处皆可爱。你若恨,生活哪里都可恨。你若感恩,处处可感恩。你若成长,事事可成长

读书小贴士

《缘缘堂随笔》是丰子恺先生的经典散文集。他的散文平易纯朴、浑然天成。丰子恺先生擅长从日常事物中取材,以质朴的语言传达率真的情感,用赤子之心追问人生意义。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净水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