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金凤逝世一周年,骨灰今日安葬郑州

来源:大河看见 时间:2023-05-30 02:25:07

不知不觉,她阖然长逝已一周年。祭日这天,豫剧大师马金凤的骨灰安葬郑州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我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到了她热爱的戏曲事业,她的生命将伴随中国的戏曲事业的繁荣兴旺而得到永恒。逝去的只是躯体,精神永存。”

5月29日上午9时30分,马金凤的儿子马建新为母亲宣读悼词。

马金凤的骨灰安葬于河南福寿园钟灵园,来自各地的弟子、再传弟子和戏迷为她送去鲜花。

把《穆桂英挂帅》唱给马奶奶听

安葬仪式现场,女孩们嘹亮的嗓音唱起《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》,若马奶奶泉下有知,定欣慰不已。

她们是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,平均年龄16岁,学戏三年,是马派豫剧爱好者。

一个女孩谈起和马奶奶的第一次见面,“她很亲切,很慈祥,让我们好好学戏。”

马建新在台上哽咽:

“作为她的儿子,我感到幸运和自豪。我相信她的灵魂、诚实和善良,将永远留驻人间。我妈妈一辈子给人们带去欢乐,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带着欢笑带着笑容,为她老人家送别。”

100年的人生经历,90年的舞台生涯,她用血一样的信念,水一样的心态,火一样的激情,在她的那个世界里,演绎了一个最励志、最精彩的人生。

马金凤祖籍山东。她的女儿马汎浦称,河南是她的第二故乡,“我的妈妈,8岁到河南,在这里拜师学艺,成名成就。她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身后事,也从没有说过想要葬在哪里。”

由于马汎浦姐妹都在郑州,年纪也大了,母亲安葬在郑州,她们祭拜也方便一些。

马建新说,他的妈妈是一个强者,历经人生不幸之最,然而任何艰难险阻都没有磨灭她为了戏曲艺术向命运抗争的信念。

“我妈妈是一个学者,一生都在学习,河北梆子,河南梆子,武生,青衣,老旦,彩旦,昆曲,京剧……甚至在她70多岁的时候,还学会了打电脑,她觉得快速移动的光标,能够锻炼眼神。”

在边疆让“洛阳牡丹开花”

安葬仪式的前两天,马金凤的再传弟子李镇檑从新疆赶来,送别师祖。

他说,作为马派艺术最远的一位再传弟子,自己扎根到边疆,为边疆人民演出。“马派这个大旗,既然扎根到天山了,我们作为再传弟子,也要一代一代的让马派艺术在各地开花,让这朵‘洛阳牡丹’开到全国各地。”

李镇檑是河南开封人,2016年拜入马派, 他说,最值得传承和学习的是师祖的那份天真和与世无争。“我每年都会回来看她,她会拉着我的手用河南话说:孩儿,你听这些五大名旦的唱腔各有千秋,你要把他们的艺术融入到你身上。”

“她很谦卑,虽然她是豫剧大师,但她教导我们的时候,是那种小学生的这种心态去学习。教我们怎样表演,怎么样演绎这个角色。她说,你要跟亲人们每天沟通,所谓的亲人就是你演的角色,你和穆桂英沟通了没有?和七奶奶沟通了没有?她经常跟我们说,认认真真学习,踏踏实实工作,这就是我们马派弟子和再传弟子的己任。”

“在新疆我要带领我的师弟师妹们好好把师祖的艺术传承下去。这是作为马派一分子的使命。”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净水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